传统的消费与服务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BUG就是信息不对称,那么哪里有消费哪里就有产品,于是诞生着各种卖信息的中介方,他们以庞大的用户量提高自身议价能力。所以就会出现同行之间约定好价格,形成价格垄断让消费者无法享受低价优势服务。
以3C行业为例,传统的3C卖场内经常会有拉客的店家,虽然产品陈列并不齐全,但客户要任何产品都称有货。而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到代理商处去拿货。价格也必然会比代理商价格高。而互联网则去除了这部分人,o2o则将顾客与一手货源提供商对接,价格更加便宜了。完成了价值链的重构。
纵观未来,O2O重构将会有三方面:
1、体验重构,不仅仅的延伸原有的实体行业,而是从根本上革掉他们的命:例如O2O专车市场
2、价值重构,去除多余中间环节,重新分配利润,让利于消费者
3、连接重构,它彻底的改变了服务的接收方和发送方,和服务的提供方之间的连接的范围、方式和成本。
化繁为简,线下为线上导流
1、线下场景化
最简单的例子,消费者去饭店吃饭,习惯于点完餐直接付款。对于一个聪明的O2O创业者来说,不要期望消费者到店里买单时总想着团券,而是要想着如何优化用户购买步骤,不改变用户消费流程的同时,还能使用你的服务。换而言之,既然用户习惯于线下直接购买,那就让用户在台前扫码直接付款,省却了找APP→搜索店铺→买代金券 这三个步骤。优化了购物流程的同时,配合上购买优惠还能通过线下吸引新用户来到平台注册。
2、让线下反向导流
作为O2O相关企业,线下门店/合作店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王泽旭认为,成为线下消费场景店的产品提供商,让消费者在线下场景化购买进行反向导流。如何让商家乐于为你导流,这里就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利润分成。
以中酒网为例,当年王泽旭创立中酒网的时候酒类b2c其实已经有了几家先行者。但当年其他B2C并没有构建线下的实体店铺或者合作商户。单一的销售渠道给了中酒网机会。
中酒网创立之始,就大量收编线下中小酒类连锁。有了线下实体并不够,还要再次与饭店达成合作,让中酒网成为他们的酒类提供商。这样饭店的酒在中酒网下单,中酒网根据饭店地理位置安排最近的收编酒行进行配送,用户在饭店消费的过程中,饭店向用户推荐中酒网,如果订单成交饭店又可以获得提成。一条多方共赢的封闭链条自然形成。“线下营销,线上成交,把电子商务工具化。把线下的体量搬上来。”王泽旭如是说。
商人的诉求在于赚钱,传统经济与淘宝之所以严重对立,实际上就是利益分配出现了冲突。而O2O的出现,则重新把利益相关方拉回到一个桌子上,让消费者,服务提供者,连接二方的O2O平台上都有的赚。相互连接,可以一举多得。
O2O是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一座桥梁。通过线上的平台把现实中的人与商户连接起来,减少了商户宣传成本,同时又解决了支付问题,若能形成闭环可以一举多得。但以团购为代表的O2O补贴大战中,业务同质化则成为各家都犯难的事情。从当年团购大哥拉手网到窝窝团,个个都是由补贴而起,却又因同质化又无法获得新融资而终。
王泽旭认为O2O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让消费者和服务者降低连接成本并提供价值重构。
如何差异化的把线下与线上有机绑定,成为目前O2O从业者都困惑的难题。包括阿里腾讯等巨头选择参股或控股传统实业以期获得O2O线下试验田。而小一些的互联网企业们则在考虑拉拢更多小商户,以农村包围城市去精耕细作。无论是哪种选择,可以预见2016将会是互联网企业抢占线下落地店铺的重要年份。谁能连接到更多的实体店,或将获得下一轮红利的抢跑特权。
模式之争,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O2O并参与其中,这种低级的错误也再无人提及。而本次分享中面对再次抛出O2O是什么这个百年难解的问题,王泽旭认为O2O是运营模式,不是策略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本意是指创业者把自己的idea以及思路理顺清楚后实践并完善,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盈利方法。直白的说,就是企业怎么赚钱。而O2O本身就是线上与线下进行结合,单纯依靠这样泛空的概念并不会产生企业应有价值,更无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在王泽旭看来,O2O更大的作用是改变企业自身运营。O2O本身改变不了什么,而是传统企业或传统商业需要利用O2O改变自己,来提高生产效率;对传统产业和核心要素再分配,也是生产关系的重构,并以此来提升整体系统效率。传统企业利用o2o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产品从生产到进入用户手中所经历的环节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传统企业探索互联网行业化的过程中,以O2O运营改变商业交易的连接方式和效率,在重构行业价值链条中找寻新的定位和机会。
本地化运营,走出流量怪圈
这种演变版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不仅可以节省物流成本,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时效性。此外,如果将自有支付系统深度嵌入线下加盟店和终端商家,打通资金流的O2O互通,则可以形成O2O交易闭环。
有人说O2O已经死掉,经历了野蛮发展,O2O已然涅槃,重生!才刚刚开始。不断试错,才能赢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