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业正在迅速被互联网改变着。拿起手机,你可以马上找到离你最近的小时工,上门为你做保洁,甚至可以直接在线找到一个和你八字相合,星座匹配的住家阿姨,替你照顾孩子做家务。
一方面,传统的家政机构开始主动向线上迁移,借力互联网获得更快的增速;另一方面,一些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在试图用更“互联网”的方式去解决洗衣做饭的难题。
在家政的大行业下,各个细分品类对服务的要求截然不同,譬如做保洁的小时工和带孩子的育儿嫂就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也决定了在家政O2O这个概念下,创业者们会给出各种不尽相同的解决方案。
家政的互联网解决方式,仍然绕不开线下
相对来说,保洁小时工的服务是相对标准化的。因此并不需要一个线下的门店去吸引用户,这个环节完全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取代。同时通过互联网也为管理阿姨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会有一些小细节去控制阿姨,譬如打表,还有定位阿姨的位置。如果出了问题就会封号,然后要求阿姨到店接受培训”。
但为了保证阿姨的服务质量和管理培训,线下的服务仍然是绕不开的。譬如前期的阿姨面试审核以及上面提到的阿姨封号后接受“再培训”,这些面向阿姨的环节仍然需要有一个线下门店来完成。
借力互联网,传统家政公司的反向O2O
相对来说,这一类的阿姨的匹配周期会更长。从雇主发出初步意向,到匹配条件合适的人选,再到雇主和阿姨的面谈,找到一个合适的保姆难度不亚于找到一间合适的房子。因此,在2012年底引入了类似房产中介的经纪人制度,通过经纪人去平衡雇主和阿姨之间的需求。
全品类扩展,不同模式下的殊途同归
不论是从保洁小时工起步,还是主打月嫂育儿嫂服务,不同类型的家政公司都在谋求全品类的扩张。
谈到未来的盈利模式,云涛觉得还是得依靠品类扩张。现阶段,e家洁也在尝试用阿姨这个线下“活渠道”推广更多的服务,譬如洗衣。当阿姨做完家务可以顺便替你把脏衣服收走,交给楼下的洗衣店,而通过e家洁和洗衣店的合作,用户可以获得更高的洗衣折扣。
家政服务的互联网化势必形成一个庞大的新兴模式。但除了满足用户找阿姨及时上门这个表层需求。背后的人员管理培训、金额结算、个性化需求还需要各路角逐者更多的探索。到底是传统家政互联网化更具优势?还是纯粹的互联网产品思路更有杀伤力?就目前看来仍未有明确答案,但是有一个答案是确定的,就是越多思考者参与竞争,消费者就越多接触到更多更具体的家政服务。而普通的家政服务者也和都市上班族一样,怀揣着一枚智能手机走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