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001创立于2012年,是一个为社区群体提供在线购物以及配送的平台,通过与大型商超合作,向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提供配送服务。社区001曾一度作为社区O2O平台的代表受到各方关注,在2014年10月完成B轮融资后,其估值更是高达20亿元。然而自2015年8月以来,陷入停薪风波的社区001负面消息不断,尽管邵元元曾表示这只是公司拆VlE架构的影响,但从平台停止业务等诸多表现来看,倒闭的传言似乎已被坐实,社区001也一直被业内作为教科书般的失败案例。而此次传出的合作消息,看上去是给了社区001“起死回生”的机会,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社区001的失败在于根本,蒙牛不会雪中送炭,最多全盘接管
相对于模式过重资金链断裂,社区001失败的原因更应该归结为根本上的模式错误。将用户定位于中老年人群,与O2O的主流用户群背道而驰,这是其一;采取与商超合作,自营配送的模式,沦为“超市配送员”,盈利模式和发展空间不明确,这是其二;盲目烧钱扩张,数据造假,烂尾工程导致投资人和消费者对其丧失信心,这是其三。无论哪一点都决定了这个平台无法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获得发展,也没有所谓的“第二春”之说。
蒙牛进军社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即便社区001的模式有着致命伤,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社区渠道方面的丰富资源,这可能也是蒙牛最看重的一点。相对于接入第三方平台,全盘接管基础设施然后自己建设自然是更好的选择,社区001被蒙牛消化掉也是迟早的事情。
蒙牛踏足社区O2O?
无论消息是否属实,蒙牛试图发展“第三条渠道”似乎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作为传统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蒙牛在商超零售方面的流通渠道早已十分成熟,而早在2009年,蒙牛就已经开始发展第二条渠道——电子商务平台。目前,除入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外,蒙牛还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幸福动车。但是这两条渠道都有着一些不足之处:
1.传统商超渠道依靠中间商代理,流通环节多,难把控,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2.自营电商平台缺乏影响力,由于产品特性导致电商渠道覆盖范围有限,电商的便利性得不到有效体现。
而进入社区,建立直面消费者的第三条渠道,是大势所趋。亿欧专家作者佟志强则表示,若消息属实,则此举很可能是出于蒙牛业务拓展和延伸的需要,取消代理商的中间环节,转而倾向于类似直销的渠道。实际上不止蒙牛,近年来随着社区O2O概念的成型,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加深最后一公里的搭建,选择与类似社区001的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也是一种方式,最主要还是看好其基于社区属性的基础设施。
但也有观点表示,蒙牛此举无非是为自己增加了一个分销渠道,意义不大。由于社区001采取的是同商超合作,自营配送的模式,在用户与消费品之间更多的是起到了跑腿搬运的角色。相对而言,如果能从社区生鲜电商切入的话想象空间会更大一些。本地生活的玩家不约而同都选择了从生鲜角度切入,原因在于生鲜品毛利较高,对配送要求也较高,符合这一领域快速,新鲜的要求。而不同玩家区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与便利店的合作形式,二是物流配送模式。无论哪种模式,目前众平台都面临着盈利难的现状。但可以预见的是,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与生鲜O2O平台的界限将进一步弱化,或将在今年迎来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