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社区O2O,门店用来做什么?

 
2016-11-09 10:10:30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社区O2O门店与一般的社区店的另一大区别就在于与互联网的结合更紧密。所以业界在研究社区O2O项目时常会以覆盖规模等互联网指标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而要实现规模就必须得有快速扩张的方式,这就需要提炼门店的服务项目,使其能做到高度的标准化、简单化。 
 

\

嘿客就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半年3000家店的扩张速度前提是门店根本没有具体的经营品类,嘿客开店的核心思路是线上有电商业务做支撑,线下门店只做个“摆设”作用。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顺丰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若要考虑专业技能、运营能力、资金实力等综合因素的话,实现标准化扩张的门槛是比较高的。 

社区O2O不是开个店就结了,要有人会运营 

只有规模还不行,社区O2O不是开个店就结了,必须要有人会运营。嘿客的扩张速度太快,以至于很快就暴露出严重缺乏运营能力的问题。社区O2O门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就需要对运营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能把前文罗列内容中的三分之一做了,运营就是超人了。即便是嘿客的运营也要懂电商、送快递、还要会干洗、做导购等工作。 

社区生意,私营业主才会尽心尽力 

回归主题。看看你生活的社区周边的小店店主,大多数都是私营业主,即便是一些加盟店,老板也是私营业主。在社区商业中,拼的不是规模,也不讲模式,主要还得看经营者的运营服务态度,只有私营业主才会尽心尽力的去经营社区门店,因为那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 

嘿客门店经营不善的原因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因为雇佣关系不适应社区商业环境。尤其是固定薪资+提成的模式,门店卖多卖少与服务人员利益关系较弱,很难激发出优质的服务态度。如果门店的建设成本中有一部分由运营人员出资,且营收与收入挂钩的话,门店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肯定会有所不同。而且那样做的话,服务人员具备长期性,不会轻易流失或被挖角,这有助于培养与社区住户的感情。社区商业中情感因素也是重要一环。 

不做生意,就做人气,入口?得先有用户 

社区O2O门店需要能做到自给自足,但不见得非得做生意搞零售,如果能做到有人气其实也是可以的。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讲,人气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即便不能带来直接销售,能成为社区O2O入口的话将会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 

前文罗列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经营形态(卖东西)的门店很难面面俱到,服务形态的门店或有可能,但前提是如何吸引用户,如何让门店有人气。或许,当初王卫设置嘿客的时候考虑的是成为整个社区O2O的入口,包括网络零售、上门服务等。但现实总是很残酷,想做入口并没有那么容易,门店里放几个人就能成社区O2O入口了?想做入口的难度非常大。 

不是黄页APP,要做管家APP 

若把前文罗列内容都装入一个APP的话,那岂不成为社区黄页APP了?虽然黄页APP看上去也是入口,就像58同城也被视作互联网入口一样,但这个仅提供信息流的入口很难真正打动用户。其实市面上类似的黄页APP已经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做社区O2O必须要深入线下,仅仅提供一个网络入口肯定是不够的。 

社区O2O要做就得做管家APP,也就是提供管家式服务,设置一个社区(门店)服务点还是有必要的。可以用于跟踪社区O2O的各项服务,成为与居民近距离接触的社区管家,为用户对接每一项O2O服务。至于该怎么做门店设定、产品设计等问题就比较负责了,以后有机会慢慢分析,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不能养活自己,又没有优质服务的门店,可以关了 

对于那些即没有合适经营品类来维持自给自足,又不能提供管家式追踪服务的门店可以考虑关门了。不能产生盈利,又没有入口价值的话,这样的门店就算可以套上社区O2O的概念也没有任何发展空间。 

社区O2O门店设置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轻易不建议以门店形式切入社区O2O。一来一般的创业团队没有快速布点能力;二来一般企业缺乏线上O的能力,很难做到深入与互联网结合;第三布点越多越考验综合运营能力;第四门店模式可复制性强,竖立门槛需要时间。 

成本高,难度大,效果差,门店还有机会成为社区O2O入口么? 

虽然在理论和想象中,社区门店在社区O2O战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配套服务”价值,但当面对一些现实情况时,有很多问题是难以预料的。要想把门店单纯地做成社区O2O的入口,难度实在太大了,即便按照前文提到的管家APP的态度来设计门店的服务职能,到了执行层面时也是很难落地的。 

虽然难做,但还是有想象空间的。顺丰社区O2O门店策略失效,那要是由腾讯出面来整合资源去做社区O2O门店会不会成功?这个暂时无法定论,只能先想象一下了,况且腾讯不会亲身去尝试。那由58、点评、京东等腾讯系组团去做呢?这个暂时也可以想象一下,未来或有可能。 

业务线越长,问题就越多,平台入口是个好梦 

最后一次向上滚动鼠标,看看最开始罗列的内容,不难发现社区O2O可覆盖的服务内容非常广泛,仅仅依靠自身是做不完的,业务线拉的越长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要想抢占更多的社区市场就得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服务,所以聪明人肯定都想做平台。 

但平台哪里那么容易做?谁都想做平台然后一劳永逸的坐地收钱,问题是如何成为平台?要是看到这里还想以社区门店作为社区O2O入口话,要么是你有足够的实力,要么你就是有一个过于自信的美梦。 

门店职能与物业重叠,未来取而代之? 

我为什么一直支持物业参与到社区O2O当中,因为前文罗列的社区O2O可拓展的服务项目当中,很多都是可以由物业来完成的,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物业,完全可以通过提供以上服务中的某一些来增加收益。平台型社区门店的职能在一些服务上与物业所能做的部分有所重合,一旦物业深入其中,社区门店就很有可能会失势。 

当然,还有非常多的中小物业既不会运营也不愿配合,那么可以尝试通过门店来逐步取代物业在社区O2O中的潜力,甚至可能的话以门店基础对原有物业取而代之。物业其实是悬在社区O2O项目上的一把利刃,随时都有可能挥刀而下,所以对于物业的态度,要么争取物业支持,要么取而代之。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