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辰区,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农产品主要的营销方式之一。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促销大战就要到了,北辰区各大设施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基地克服低温、大雾等不利天气影响,正在抓紧生产,力争今年“双十一”的销售业绩跃上新台阶。
连日的低温、大雾天气挡不住双街现代农业示范园反季节蔬菜的丰收脚步,在温室里,翠绿鲜亮的荷兰瓜、油紫发亮的灯泡茄子、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还有青椒、彩椒以及各类叶菜都进入到收获期。农户们一大早就启动卷帘机卷起了棉被,打开棚里的补光灯,让作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园区反季节蔬菜的日产量达到了一万斤以上,为“双十一”销售高峰做好了准备。
技术员衡洪卫说:“气温一天比一天凉,蔬菜长得就慢了,管理必须得跟上。平时已经做好了预案,比如雾霾天棚里加一些补充光照的设施,保证每天蔬菜能正常上市。”双街农产品从2014年开始走上了电商平台,园区在淘宝网注册了“幸福双街”网店,面向市内六区和北辰区销售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礼盒,还有采摘观光券,由专业团队负责配送,保证网购一天之内配送到家。
如今,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园区重要的销售途径,积累了一批稳定客户。在这个基础上,园区今年又在微信公众账号开通了购物功能,让市民采购、结账更加便利,同时,种植品种也比去年更加丰富,多措并举冲击“双十一”销售业绩。
双街现代农业示范园电子商务中心经理刘建说:“从前年开始在线上销售,每年销售额都在增加,去年旺季的时候每个月一般四五万元的销售额。今年我们增加了一个灵芝园,添加了新产品,比如灵芝孢子粉、三七粉,这些销量也非常好,预计今年‘双十一’期间比往年还要高,销售额应该在六七万元左右,增加百分之二十左右。”
无独有偶,在北辰区前丁庄村四季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刚刚从田间刨出的山芋铺满了整个大院,包装礼盒堆满了仓库。合作社采取无公害方式种植了红薯、紫薯等四个品种,除了一部分用来接待游客采摘观光,剩下的全都采取微信销售,让小山芋闯出大市场。合作社理事长周述松说:“通过微信,今年销售业绩挺好的,网上销售这一个多月来每天都在三千斤到四千斤之间。”
近年来,随着北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园区和基地纷纷搭上了“互联网+”快车,把农产品推上了电商平台,有效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提高了农产品知名度,也开辟了促农增收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