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2O两端来看,线上企业的社区O2O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典型的有58同城、赶集还有最近比较热的叮咚小区等;另一类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企业布局线下社区实体店进行O2O战略布局,典型的有顺丰嘿客、京东与万家便利店合作等。而线下企业的社区O2O探索主要是从结合实体的线下到线上,典型的有社区001,彩生活等。
因为社区O2O众多参与者大致可分为创业者、地方社区网站类探索者、房产物业转型探索者。但实际操作起来更不相同,以下只从轻重资产公司模式来对比。
在社区O2O市场中如果以轻重资产公司来分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重资产公司,另一种是轻资产公司。如何区分谁是轻资产公司谁是重资产公司,那么先看一下它们是怎么划分的。轻资产公司指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大的利润回报;而重资产公司指的是以较大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少的利润回报。
社区O2O轻资产公司玩家中的典型代表以社区001为例。在谈起社区001,很多人认为其应该是一个重资产公司,但实际上它确实是一个轻资产公司。社区001只有20多家“虚拟店面”,其通过移动端的商品SKU打通了社区居民附近的商超。它通过与大型传统品牌商超合作解决了仓储、干线物流等问题,自己只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而据亿欧了解,社区001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成本还不到销售收入的1%。而已拿到的近2亿人民币融资,基本没花。
社区O2O重资产公司玩家中的典型代表以叮咚小区为例。此前亿欧文章《拿到融资的叮咚小区,更应重视O2O线上产品》指出,年初的叮咚小区在拿到1亿元融资后快速在北京、上海两大国内一线城市地铁站里进行广告推广。但当用户打开叮咚小区App后,会发现其只是一个集合社交功能的信息服务平台。与58同城、赶集的模式大体相同,都是通过线下的地推模式来完成。而叮咚小区仅在3个月的上海“攻城期”期间,就曾计划投入5千多万元,这里包括了广告费还有急速扩张的团队成本。而据亿欧记者了解其在北京市场的开拓也会同样投入不少资金。
社区O2O玩家从技术研发、产品运营都有很多不足之处,而移动化又是必经之路,如何快速打开社区O2O市场,成为当前线上线下企业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但笔者认为企业在相对快速扩张的同时,一定要做精产品,借助外部资金发力固然重要,但是其风险明显大于机遇。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房产物业公司(如:万科、绿地、龙湖等)插入到社区O2O领域,其将有可能成为重资产公司未来发展的最大竞争者。而随着轻资产公司将O2O模式打通,后期通过从轻转重的营销模式,会使得轻资产公司的发展前景略胜于重资产公司的未来发展。
社区O2O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细分市场也很多,但是围绕社区服务的众多参与者在社区O2O未来探索中,会发现其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以及优质产品、内容的为依托下才有可能在整个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