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当张斌(化名)看到自己所在企业公众账号显示的阅读数,忍不住叹了叹气。“我们刚刚高薪招来一个微信运营人员,结果阅读数都不超过100,这下估计难交代啦!”
“看来是时候要找万能的淘宝了。”他接着又对记者说。
近日,微信公众号公开阅读数——这项由微信官方推出的“新政”,搅动了微信公众号一池春水。
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它抹杀了一部分在粉丝数量上造假的公众号;但也有人担心此后,如当年“微博刷粉”那样,专业的“刷阅读数服务”或将大行其道。
谁在裸泳?
7月下旬开始,部分自媒体开始发现,自己的公众账号和过去有点不一样。
在微信公众号每篇推送文章的标题下方、发布日期的右侧,多出了一个“阅读数”。而在文章的末尾,新增了一个“点赞”选项。
据微信方面透露,目前该功能还处于灰度测试阶段,未来将会以何种形式呈现仍不确定。
一直以来,腾讯微信官方刻意“隐藏”公众账号的订阅人数和阅读数,而公众账号的文章阅读次数仅在公众平台后台显示,只有微信账号运营者自己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避免营销攀比的情况出现。但广告主们的投放也只能通过运营者所报的粉丝数进行投放。
特别是那些动辄就宣称有十几万的粉丝微信大号,究竟有多少水分,此前无从考证。现在文章阅读数功能的发布,挤掉了水分,公众号将不得不对读者“坦诚相见”。
IT评论人士洪波说,裸泳过后,那些真正精准地找到自己的读者群,然后给读者提供其需要的内容的账号会因此受益,“大家会知道哪个账号确实阅读量比较高,过去自己说往往别人也不信。”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自媒体人信海光就撰文指出,从长远看,其利弊难下结论,公开阅读数统计将打破现有微信自媒体生态。
在他看来,开放显示阅读数,最大受益者可能是类似“冷笑话”这样的草根号,“因为内容喜闻乐见而积累大量粉丝,动辄几万的阅读数等于为其商业价值做了证言”。而利空的则是原创类和细分类的账号,因为产量低或者受众窄,“成绩不一定好看”。尽管一些原创文章的价值不应只拿阅读数来衡量,“但官方现在既然放出阅读数,必然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使人们都加入到对阅读数的追求中”。
微信营销之变
微信对于营销的态度在慢慢转变,从一开始的打击到近日的配合,态度明显积极很多,就在7月上旬,微信联合广点通共同推出的微信公众账号广告正式对外公测。
公测期间,微信公众账号运营者根据需要在公众平台申请开通流量主服务和广告主服务。对于广告主而言,还可通过广点通投放端做自定义移动页面的广告投放,广告形式仍然为图文消息全文页面底部的文字链接。
正式开放公测后,广告主可在广点通投放端或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自助的广告投放、管理,包括新建广告、指定用户定向,查看广告投放时间、曝光量、点击量、点击率、关注量、点击均价、总花费等关键指标,随时关注广告点击率,并及时调整出价,从而获得最佳的广告效果。
如今,阅读数显示功能逐渐上线后,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热度及阅读效果,也将为广告主衡量内容效果、判断投放方式提供相应决策依据。
微信公众号一直在不断地调整,从微信对话首页到折叠起来,从单一订阅号到推出服务号,从服务号每月一次推送机制到每月4次。又对服务号开放了各种权限和功能,最近开放智能硬件接口,这次又开放了文章阅读次数,这些都只说明了一点:微信公众号在不断加强商业化,同时也在不断去媒体化。(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