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给所有的上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个专属的贴身的辅导老师,那该有多好。”正是在这个美好愿景的支撑下,侯建彬创立了作业帮。只是当时侯建彬恐怕不会想到,自己的产品在赢得市场青睐的同时,还会饱受舆论的冲击。
人们似乎总会对“过犹不及”的观点带有天然的倾向性。在不少家长和老师眼中,过于便捷的答案获取体验并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甚至还有人把拍照搜题模式和抄袭答案的行为直接划上等号。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拍照搜题功能从来就不是这类平台的全部,其背后还隐藏着一系列功能。
只要打开作业帮和小猿搜题的界面,你会发现除了拍照搜题功能以外,“一对一答疑”和“名师辅导”等栏目也占据了比较显眼的位置。换言之,这两款应用更多其实是一个链条完整的教育类平台,而拍照搜题功能更多只担任流量导入的角色。
在用户通过拍照搜索一道题后,应用平台会列出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并根据考点给出相类似的题目。除此之外,应用还会向用户推荐相关课程进行变现。在侯建彬看来,在线教育平台的当务之急是“把好的内容让孩子们更乐意接受,花费更少的时间和更少成本的方式惠及更多的人群”。
教育讲究的是因材施教。但在教师和学生数量不匹配,教育资源分布缺均衡的今天,因材施教已经成为了一个过于奢侈的理想。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和产业化盛行的大背景下,许多孩子距离成为一个“充满灵魂的个体”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远,逐渐被打磨成为了“标准化生产的工业产品”。
随着在线教育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未来孩子们的每一个操作行为都将转化为数据而被保存下来,老师则可以根据这些记录分析出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帮助。在这个背景下,孔子所期盼的因材施教盛世或许将如愿而至。但在此之前,如何引导孩子用好现有的工具恰是眼前最为迫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