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起到无序,光伏领跑者走到了成功与失败的十字路口。如何收尾目前的项目、“超级领跑者”如何推进?种种问题亟待解决。
大同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数几个冠以“煤都”称号的城市,但是随着煤炭产能的严重过剩,同时能源转型不断加速,大同煤炭的光芒正逐渐变得暗淡。然而,在大同煤炭逐渐势微的同时,大片的光伏电池板却在采煤沉陷区上铺展开来,并在2015年成为国内第一个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第一批“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落地大同市。
2017年2月18日,山西大同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验收工作正式启动,大同市政府、大同市发改委、水规总院及13家投资企业均参加了启动仪式。作为第一批“光伏领跑者”计划的项目,其效果究竟怎样?这或许是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2016年开展的第二批“光伏领跑者”计划相比大同领跑者计划规模更大,光伏技术和类型更多,市场也更加火爆。但是由于大批的企业都涌入进来,加之过分竞价,第二批“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实施的不确定性。
如今,第二批领跑者计划项目浓烈的硝烟还未消散,2017年的“光伏领跑者”计划却已呼之欲出。经过2016年的厮杀之后,不仅制造企业、投资企业的热情高涨,各地区申请领跑者基地的情况也十分热烈。而且,在2016年不断爆出低价的过程中,有关于“超级领跑者基地”的言论也时有议论,该怎样促进先进技术发展?领跑的含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光伏领跑者”计划能否重装上阵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