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中国后,在公私合营等政策之下,富贝康公司先后经历了一系列所有权的变更及名字的更改,最终在 1962 年成为了“上海日用化学品二厂”,“百雀羚”成为其旗下的品牌。创始人顾植民则在 1956 年年末因心肌梗塞意外去世。
1980 年,日化二厂资产重组,变成了上海凤凰日化有限公司。
世事的变迁并没有影响百雀羚的受欢迎程度,其销量依然可观。根据日化二厂的资料记载,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其年产量已达 4000 万盒。
然而,此时危机已悄然到来。建国后的“百雀羚”,早已不是当年上海滩上流社会的奢侈之物,而成为了平价护肤品的代表。虽然是造福了几代中国人,但长期定位于价格低廉的大众护肤品,也限制了它发展的空间和利润。在外资品牌的冲击下,凤凰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在 90 年代走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好在百雀羚的生命力实在是顽强。2000 年,改制为民营企业的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品公司成立,但“百雀羚”的品牌转型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改制成功后的“百雀羚”,最初尝试走重振“经典国货”的线路,产品仍以凤凰甘油一号、凡士林保湿润肤霜为主,但调查得到的消费者反馈却是“品牌品质很好但形象太老”。
于是在随后几年时间里,百雀羚开始进行品牌的年轻化。2008 年,全新品牌定位“草本护肤”的启用,被视为是百雀羚的转折点。新品上市后效果显著,产品销量开始节节攀升。
在营销手段上,百雀羚也跟上了时代,除了赞助《快乐女声》、《中国好声音》等当时大热的综艺节目外,还通过微博的活动打响了“三生花”品牌。
在“月光宝盒”的神广告之前,百雀羚在去年“双十一”前夕拍摄的一支名为《四美不开心》的广告,也一度也在网络上形成刷屏之势。该广告恶搞了四大美人的故事,偏搞笑的桥段显然也是为年轻人准备的。
当然,说到百雀羚近几年的成功,就不能不提到“国礼”二字。2013 年,被彭丽媛作为“国礼”带到非洲,算是百雀羚的巅峰。借着“国礼”的东风,百雀羚在全国各大超市和天猫旗舰店的销量暴增,不少网点甚至直接脱销。
尽管如今在各种高性价比国货的盘点中,仍然少不了百雀羚的身影,但在大众市场战稳脚跟后,百雀羚的触角已经伸向了高端市场。2010 年推出的“气韵”和 2015 年问世的“海之秘”,都是面向化妆品专营店的高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