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昨日晚间,美国三大百货公司先后公布了2018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岂止一个惨字了得。Macy‘s 情况持续恶化,要继续关店;Nordstrom奢侈品卖得还不错,但同店销售还是连跌;虽然有Under Armour的助力,但Kohl's业绩也只是从特别差变为很差。
财报发布后,投资者纷纷开始抛售股票,三大百货公司的股价也齐齐下跌,这大概是美国零售业最黑暗的一天之一,业绩迟迟不见改善,看不到未来的路在何方。如同巴菲特所说,零售业目前环境很艰苦,未来可能会变得更艰苦,尤其传统的零售业深陷泥潭,苦苦挣扎。
三个公司一个比一个惨
从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三大百货公司的营业收入整体走势是下跌的。Macy‘s 和 Kohl's 已经连续几个季度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了,不见任何好转的趋势。
虽然Macy's曾“警告”过市场,本财年的营收不会太好看。可是没想到,第一季度营收下降幅度远高于预期,竟达到7.5%之多,净利润更是下滑了39%,净利率跌至0.5%。Macy's收盘暴跌17%,创8年多来最大跌幅。
Kohl's 能比 Macy's 好一点,营收下降3.2%至38.43亿美元。店内客流量有所提升,主要是由于Under Armour 新品推出后,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光顾。一个偌大的百货公司,竟然只能靠一家店铺来带动营销,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Nordstrom 是这三家里唯一一个业绩达到华尔街预期的公司。虽然在2016财年第二季度至2017财年第二季度,Nordstrom经历了营收增长直线下降,但是随后有所好转,营收恢复到正向增长。2018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2%至33.54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奢侈品表现不错。奢侈品确实是受到电商冲击比较小的生意,主要是因为单价高,利润率高,而且奢侈品的变动成本大(租金一类),而刚性成本小,能够承受渠道的变化带来的压力。
除了营收以外,衡量零售百货业的另一个标准是同店销售额的增长情况。同店销售情况可代表一家零售店在相对固定的运营成本下的盈利或亏损,因为 同店销售增长 只计入已持续经营一年或以上的店面,是点对点的比较,“忽略”了新开店铺或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影响,这是 一项衡量零售商 投资回报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能反映零售商的整体盈利能力。
数据一拿出手,就会发现把这三家放在一起比较,真是矬子里拔将军。同店销售真的都非常差,何必再互相伤害呢。
三家百货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同店销售都开始负增长。本财年一季度,三家店的同店跌幅全都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 Macy's 跌幅为5.2%,预期3.5%;Kohl's 跌幅为2.7%,预期为1.1%;业绩增长为正的 Nordstrom 也难逃 0.9%的同店跌幅。如此看来,三家百货的盈利能力确实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