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去年年底,高嘉希意识到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车抵贷市场,这有点像几年前团购领域的“千团大战”。车贷贷的应对措施是降低利率,未来要做到零利润,靠其他业务盈利。增信是其瞄准的一个方向。
根据用户贷后驾驶和还款等行为,车贷贷会对其分层增信。比如,这类用户能够通过APP做小额借款。即使没有抵押行为的车主,也可以在该APP中完成小额借款。这类似于目前大多现金贷业务。
花生好车和来用车都将目光放在了二手车领域。花生好车的门店已经具备二手车的评估和处置能力。待到算法成熟后,其会推出二手车产品。比如客户可以用贷尾款支付新车的首付。在陈云鹏的设想中,融资租赁真正的使命是,一辆车在它的生命周期内能够被更多人使用。而花生好车能够通过换车过程中的残值处置来盈利。
前段时间,商务部发布《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供应商不能限制经销商经营其他供应商商品。也就是说,未来将出现更多涵盖各种品牌的“综合性展厅”,这将更好释放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对于汽车的消费潜力。未来,用户也可以在国美、苏宁等实体店面购车,而非4S店。
《办法》还规定,经销商销售汽车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
这对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来说,或许不是一个好消息:借助车辆采购赚取的批零差,势必会随着4S店的下沉和越来越多消费场景的出现而减少。不过,借助后市场服务盈利的想法似乎依然可行。
“引导”还会继续,就像把买车需求提前那样。客户买什么样的保险、去哪家维修厂以及哪家保养店,这些需求都能够被“引导”。
“在这个客户的用车周期中,每一项需要花钱的地方都是我们的一个盈利点。”陈云鹏说。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张亮、张莹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