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兴的“下半场”构想中,美团点评一直有上市的计划,甚至不惜签下“对赌”协议。王兴意在通过资本的力量,让美团点评在“球场”上占据优势。不过,事与愿违,美团点评上市计划屡屡受挫。究其原因,想必与美团点评的“体力不支”脱不了关系。
在团购业发展最猛的时候,美团模式曾一度被资本市场看好。“融资-烧钱-再融资-再烧钱”的资本套路,让美团前后完成了7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数十亿美元,估值一度高达180亿美元。然而,在竞争激烈的O2O市场,美团依托低价和笼络商家的经营模式并不可持续。各项业务的可替代性太强,也导致美团强敌环伺。虽然合并了大众点评,但无论在外卖领域,还是在酒旅领域,美团都无法登至行业老大的地位,甚至离行业老大相去甚远。
更加危险的是,在融资方面,美团点评同样也“体力不支”、屡屡受挫。曾经与大众点评合并带来的短期估值飙升已成历史,随着王兴的业务战略转型难产,外卖等部分业务亏损状况难改善,美团点评的下一轮融资受到严重拖累。
投资人对美团点评的信心在下降,估值也在不断“跌跌跌”,今年年初就有业内人士爆料称美团的投资人在寻求出售老股,想要安全退出,价值比上上轮融资时的70亿美元估值还低。这个消息也从侧面印证了之前媒体一直报道的美团估值暴跌。从最高峰的180亿美金估值到今年的不足70亿美金,美团的市场估值不只是腰斩,而是斩了将近2/3。可以说,美团点评的“下半场”危机四伏。
“打铁还需自身硬”,快评君认为:如果再找不到业务的突破口,市场这个“裁判”很可能会提前吹响“终场哨”,“体力严重不支”的美团点评将提前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