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以每股22美元风光上市,到2015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达到99.9%,再到2016年2月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聚美优品的业绩可以说是画了一个抛物线。而转折的出现则与聚美优品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息息相关。
记者梳理聚美优品上市以来的季度财报发现,2015年前两个季度,受益于跨境电商业务,净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较大。2015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2.5亿美元,净利润为1570万美元;201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分别为3.08亿美元和1710万美元。而在2014年第四季度,则分别仅为1.6亿美元、1070万美元。
但从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跨境业务在财报中开始逐渐走弱。在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仅提到日本高丝和资生堂两个品牌入驻,授权聚美优品承运和销售上述品牌的产品。在2016年年报里,则未给出跨境电商业务的数据。
据聚美优品公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去年聚美优品实现营收62.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42亿元。其中,营收较2015年的73亿元下跌15%,净利润甚至低于公司上市之前2013年的水准,1.56亿元。
同时,在艾媒咨询的监测数据中,在今年3月,聚美优品的用户活跃度以0.37%排在332位;而在2016年,聚美优品最靠前的排名是289名,其竞争对手的排名则一直保持在百名以内。
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鲁振旺认为,2015年时,跨境电商业务涌现出贝贝网、洋码头等众多竞争对手,使聚美优品面临比上市初期更为激烈的外部环境;此外2016年4月8日起实施的《中国跨境电商税收新规》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以下简称“48新政”)致使境外化妆品与母婴品类的利润降低,并使以保税模式为主的聚美优品在跨境电商上的成本上涨。
“化妆品的单价不菲,不少标品、爆款售价都会超过2000元,为保证盈利,跨境电商平台上所售商品价格会有较为明显的上涨,或者企业会大量进行返利和补贴。”鲁振旺认为,“48新政”对税费进行了规定,化妆品品类从盈利品类变成了微利乃至亏损的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