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看来,电商们提前放出各种爆款清单,目的就是要通过价格优惠提前锁定用户,由此,也可以认为,电商大战的胜负其实并不取决于“双11”当天,自爆款清单亮相时起,各家的牌型就基本确定了。
“整个‘双11’对我们来讲不只是一天,我们是从11月1日到12日,这中间每天都会有一个超级品类日。最后越来越接近‘双11’的时候,我们还会有超级单品日,带动我们整个‘双11’的12天节奏。我们不打1天,我们打12天”,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消费品事业部总裁冯轶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不论是“毕其功于一日”,还是连续12天“轰炸”,打来打去,打的还是价格。“对于友商的爆款清单,我肯定是先看价格,品牌、品类也都要看。那些价格,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可震撼或可吃惊的”,冯轶透露,对比友商的清单,京东的清单需要调整价格的部分非常少。少量的一些我们会马上调整,就是要做到所有价格都比友商低。
毋庸讳言,冯轶眼中的友商,就是天猫。那么,既然各家的爆款清单都是公开的,京东调整之后,天猫也继续跟进的话,会不会变成了恶性循环,就像传统相声《卖布头》?
对此,冯轶并不担心,“谁对供应链有掌控,谁就可以做到主动。比如某个品类,它有5万备货,我有80万备货,它那个价格也做不了多久。现在他们在做预售,我们看了,很多品类他们预售那么多天的量,我们一天就可以搞定”。
所以说,为什么要说电商平台必须要做大?因为只有做大了以后爆款清单才有人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