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这个市场太大了,BAT三家都会把它作为必争之地。这场戏好看就好看在,三位选手都有获胜的可能性,并没有哪家具有决定性的优势。
腾讯
先来看腾讯,携微信出征的腾讯气势最盛,微信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也不为过,这绝对是最牛逼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没有之一。但是O2O是一场海陆空三军配合的集团化战役,微信的队友们和它相比就弱上不少了:腾讯地图基本上可以无视,微生活半途而废,只有大众点评算是能指望得上。对于腾讯来说,可能会绕开腾讯地图这个选项,直接在微信APP里开一个入口,比如说“附近的商家”,然后把点评的数据接入进来,再结合公众号把商家和消费者连接起来。
但是腾讯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微信内置的这个入口,到底能不能担当起入口的重任?要知道,现在的“购物”入口也并没有给京东带去可观的流量,因为用户打开微信期待的是聊天,而非购物。其实在“钱包”里面,微信已经给大众点评开了一个“吃喝玩乐”入口,但是因为埋得深,据说流量很少。
另外一个问题是,微信支付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大。虽然看起来好像支付宝能做的,微信支付也能做,而且体验更加简单方便。但那仅仅是对于C端来说的,这是腾讯的强项,可是对于B端,微信支付比支付宝弱得不是一点半点。支付宝这么多年的积累不是白给的,无论是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还是商家端的耕耘,财付通都不是支付宝的对手。还是那句话:腾讯没有做线下的基因。
百度
再来看看百度,地图是百度悄悄埋下的一颗特别有价值的棋子。有了这个流量入口以后,百度就占据了O2O最有利的地形。百度缺少类似微信那样的个人账号体系,因为这个公司它就没有社交的基因,但是仔细想想,做O2O这事儿其实也不是特别必要,它只要搞一个类似阿里旺旺那样的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聊天工具出来也就足够了,把直达号一连接就OK了。
百度最弱的环节在于支付,如果想要搞大的话,支付不能被阿里掐住脖子,不然地图辛辛苦苦带来的流量,最后还是被洗到了阿里的盘子里。和高德相比,它的团购供应商只有糯米一家,而糯米又是体量比较小的一家,这就把大量优质的流量给浪费掉了。而反观高德,虽然阿里投资了美团,但是高德可是来者不拒,它的团购供应商基本上涵盖市面上所有的主要团购公司。
阿里
接下来再看阿里。阿里在三家当中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一家,腾讯和百度都是有特别长的长板,但也都有特别短的短板。而阿里不但有支付这个长板,它另外两块板也不短啊:高德地图30%的份额位居第二,新浪微博这个第二大的社交网络在手,美团这个干儿子又特别争气。总而言之,它该有的都有了,而且都还不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在O2O的整个大格局当中,应当是一个能够影响整个局面的角色。即使把它从阿里系当中独立出来看,是一个能够角逐未来O2O领军者的公司。现在美团一家公司的GMV比其他所有团购公司加起来还要大,它有一只6000多人的线下团队,而且颇有阿里铁军当年的风貌,这是BAT都没有的独占性资源,是王牌当中的王牌。一来王兴本身是个难得的帅才,这么多年下来气场也有了,经验也有了,正是要建功立业的时候;二来美团的铁军是百度、腾讯最怕的,就应该盯着对手的软肋狠狠的打。
真正的O2O,胜负的关键还在于集团资源的整合能力,一个强有力的、类似李光耀式的人物也许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