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到1998年,我在北大无线电系念书,这是一个纯粹搞科学的专业,但我当时就很喜欢自己写点程序。
我的第一次创业是在大学期间,在大四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做过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爬虫软件,获得了IDG资本5万美金的投资,之后我们开始在北京和上海卖这个软件。当时Chinabyte刚进到中国来,没法做一个传统的媒体,同时由于内容的监管只能做IT内容,因此我们软件的第一个copy就卖给了Chinabyte,给他们做搜索引擎。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然而当时在中国市场上对这一产品的需求不多,所以我们这次的创业失败了。这是我在大学期间不太成功的创业经历,但也让我初步了解了创业是什么。
后来我进入Chinabyte,为他们做软件维护,当时互联网的风暴起来了,我和几个同事便离职又做了一个网站——鲨威体坛。我们当时认为,由于很多人都是奔着最大的机会——门户网站去的,做一个互联网的垂直行业竞争较小。在这里有一个选择商业模式的经验教训:最热门的商业模式往往有着最大的竞争和最高的淘汰率。
所以当时我们就在看什么垂直领域容易做活:首先这个领域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关注率,因为创业者证明自己的机会只有半年到九个月,互联网创业不能慢工出细活,没能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便很难获得各方的支持。
当时我们就思考最火的几个领域:IT领域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社会新闻有较大政策风险;娱乐行业挣钱又不容易。最后是体育,体育有很强的能力获得关注,相对而言政策风险是最低的,同时,当时最火的门户网站新浪的诸多频道里,体育流量靠前且吸引金主。因此我们选择了体育作为切入点。
我们在做鲨威的过程中,有幸融到了300万美金。当时的一个好处是竞争弱,主要竞争对手是大型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因此我们在单一品类很快就做到了领域的老大。
在我们准备做第二轮融资的时候,市场上每个人都在谈风险投资,我们就觉得有问题。我们的网站一分钱也没挣到,而其他门户网站挣钱也少。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容忍已经到了尽头,同时,当时众多互联网公司进行了大型并购,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已经快走到头了,因此我们最后选择让人收购了这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