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发布了一系列面向开发者的人工智能相关工具,目前,微软认知服务提供了业界最多的智能API接口,数量达到了29个,利用这些API,开发者能够将视觉、语音、语言、知识和搜索等智能应用加入到任何应用场景中,直接利用现成的功能或者通过定制加工,来打造自己的智能应用和机器人体验。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微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微软看来,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成为一切产品的背后驱动力。
对此,沈向洋的解读是,人工智能将会颠覆所有产品现有的逻辑和形态。
“所有的商业应有都会被颠覆掉。”沈向洋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软开始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去年,微软宣布在内部新成立了规模5000人的工程和研究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研发,该团队由正是由沈向洋所负责领导,新的AI部门的成立,同时也宣告了微软新的四大工程事业部的成型:Office部门、Windows部门、云计算部门和AI部门。
这一新的5000人的AI团队成员,除了原先1000多名专门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微软工作人员外,其余大部分很多从应用和服务部门的人员中抽调,包括从事微软语音助手Cortana和搜索业务Bing的成员。
在向外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同时,微软自身也在经历一个全面人工智能化的变革。
“微软的所有产品都必须要AI化,重新定义产品。”沈向洋说。
他以微软Office产品举例,在当天的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展示了Powerpoint的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实时语言翻译功能,沈向洋说,他自己个人非常喜欢的另一个功能,是图片说明(image caption):来一张图片,PowerPoint可以自动给出图片说明。
在对产品、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同时,微软自身也在思考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沈向洋说,对于微软来说,考虑的东西已经不仅是你有什么操作系统,而是最终这样的技术对人类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做技术的人,做产品的人,对这个社会是有相当的责任的。”沈向洋说。
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展示了研究院工程师张海燕为帕金森病人设计制造的一款用于改善手部颤抖症状的手表产品,引来了现场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