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电商“高压反腐”难治刷单骗补乱象

 
2017-05-15 10:00:06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5月2日,美团点评通过内部邮件,通报了2017年以来10起反腐败打黑产刑事案,实名通报员工9人、典型不良商家2人、骑手1人,涉及诈骗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涉嫌违法行为包括收受合作商家贿赂、欺骗商家、刷单骗取补贴、骗取用户个人信息等。

\

除了美团点评通报10起反腐案外,近两年来,阿里巴巴、京东、易果生鲜、三只松鼠等多家知名电商企业都有过“自揭老底”的反腐行为。

电商反腐能否有力打击网络灰黑产交易?高压反腐如今成为电商企业的常态,但却难以根治的原因在哪?

“刷单骗补”伤及用户利益

有补贴的地方,就有刷单。在近期美团通报的10起反腐案件中,刷单骗补现象在美团平台依旧较为集中。

例如,酒旅酒店住宿事业部南京商务拓展部吴某、王某等勾结外部商家和刷单团队,虚构酒店POI交易,骗取补贴款数额巨大;到综丽人事业部郑州四组主管靳某勾结2个商家设立虚假店铺进行虚假交易,骗取公司补贴款30余万元等。

在这几个案例中,甚至出现了通过设立虚假店铺来刷单骗补这种新型案例,似乎以往单纯的利用虚假团单、虚构交易等方式骗补已经不能满足投机者的胃口。由此可见,美团平台刷单骗补问题依旧猖獗,甚至日益严峻。

此外,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这10起腐败案件中,涉及美团外卖和到餐业务的有4起,涉及到综丽人事业部的有3起,涉及酒旅业务的事件有2起。

其中有两起与平台用户的利益直接相关。一个是美团外卖山东烟台众包骑手由某恶意诱骗用户提供付款条码,再通过扫码盗取17名用户1.4万余元。另一个是兰州黑产团伙通过伪基站发送钓鱼链接的方式,骗取用户银行账号及密码,勾结平台电信商家通过消费进行变现。

对此,5月10日,美团一位李姓公关经理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团点评对虚假交易零容忍,内部通报反腐案件正是为保护用户、合作商家的合法权益。美团点评践行正直诚信价值观,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流程规则,减少内部舞弊机会,降低外部黑产侵袭概率。”

暴露烧钱补贴模式弊端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团点评第一次进行内部反腐。根据美团点评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信息显示,2016年,美团点评在清退违反相关制度的员工的同时,下线1500余家不良商家,并将涉嫌构成犯罪的30余名员工、外部黑产及不良商家近200人移送刑事司法。

去年四季度,美团点评和北京、上海、江苏扬州公安机关联动,破获一起新型刷单诈骗案,最终三地公安机关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0余人。

再从本次通报的力度看,美团反腐的决心似乎已足够明显。但在腐败案件的背后,暴露的却是美团烧钱补贴这种业务模式滋生的问题,以及管理不善带来的种种问题。

科技互联网公司频频出现内部刷单骗补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补贴模式容易出现漏洞。靠补贴拉新、扩大市场份额是互联网行业惯用手段,受高额补贴诱惑,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补贴规则漏洞铤而走险。美团一直通过烧钱补贴换市场份额,很难避免内部员工继续钻补贴的空子,而且外界一直认为,美团缺乏一个靠谱的盈利模式,倘若如此,花费重金的补贴还被薅羊毛,这对美团长期发展不利。

“有利益就可能产生腐败,作为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在伴随公司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较之外界更了解企业风险防控的漏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麻策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利益来源可能有多种方面,一如互联网公司在早期扩张中经常使用的市场补贴费用,员工更懂得“套补”的窍门并实施外部联合;二如部分员工掌握着互联网公司所特有的稀缺核心资源,即网络流量及算法,通过权钱交易的非正常流量导入,或修改平台搜索算法,使部分平台经营者获得巨大的商品服务曝光并成交,或以此屏蔽不向员工“行贿”的商家导致店铺交易被切断。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