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需要保冷保鲜之外,生鲜产品的特殊性还在于,其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多为即时性的,即消费者一旦有了购物冲动,就希望马上拿到商品,而这与大部分电商的配送时效产生了矛盾,从下单到配货、包装、分发、配送,传统快递的配送时效显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
中国商报记者经查询发现,目前,多数生鲜电商在一线及二线城市的配送时效为主要次日达+部分当日达。如天天果园目前在上海地区当日21点前付款的订单,次日送达,反之则第三天送达;而其他区域要在当日18点前付款才可次日送达,反之也要第三天送达。类似的还有本来生活、易果生鲜等,只有少部分生鲜电商可实现当日送达,如中粮我买网北京地区的订单为当日11:00前下单可当日送达;当日22:00前提交订单则第二天15:00前送达。总体来看,大部分生鲜电商的配送时效以次日送达为主。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消费需求,众多生鲜电商已纷纷打出2小时甚至1小时送达的口号。但是要做到这样的“极速达“,传统的仓储备货及物流配送模式显然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前置仓就成了必备选项。
立足于“小而美”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是前置仓的最早实践者。不同于多数生鲜电商在每个城市建立一个或多个大仓,接单后从大仓发货,每日优鲜选择的是“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建立城市分选中心,并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微仓,即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保证商品2小时交付速度。
除了可以实现2小时以内极速送达外,前置仓模式的优势还在于以集约型运输代替单包裹长途运输,最后一公里去冷媒化配送,固定成本的占比非常高,可以被规模分摊,降低了单一订单的履单成本。目前,每日优鲜已在北京实现单城盈利,而在每日优鲜之后成立的U掌柜也采取了同样的模式,并且已经有30%的前置仓实现了盈利。
看到了前置仓的好处,生鲜电商们便纷纷一拥而上。
2015年,天天果园曾重金布局O2O业务“天天到家”,还定下了在线下开100家门店的计划,这些门店一方面是用于线下品牌的展示,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小型配送中心的职责。而到了2016年上半年,天天果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线下门店已陆续关闭。天天果园方面表示此举是服务升级,将“天天到家”升级为“闪电送”,而之前门店承担的“品牌展示+配送中心”的职能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前置仓。目前,天天果园已经在上海部分区域开始了最快29分钟送达的服务试运营。
无独有偶,本来生活网也曾推出O2O项目“本来便利”,不同于天天果园拥有自己的线下店铺,本来便利是通过在平台上聚集上千家供应商和便利店,做生鲜领域的“饿了么”。而2016年6月,本来生活宣布,上线不足一年时间的“本来便利”并入“本来生活”,同时更名为“极速达”。本来便利原本就是用前置仓的方式配送给合作的夫妻店,在更名之后,为了做到名副其实的“极速达”,前置仓必然被保留了下来。
自从去年11月获得了苏宁的投资后,易果生鲜也有了通过设立前置仓开始“极速送达”业务的打算。在对外宣布完成由苏宁领投的C+轮融资时,易果生鲜还表示完成融资后双方将基于生鲜电商展开战略合作,易果生鲜将成为苏宁旗下“苏鲜生”和社区O2O项目“苏宁小店”的核心供应商,同时苏宁小店及门店将成为易果生鲜的前置仓。
可见,目前有条件的生鲜电商都已引入“前置仓+极速达”模式,等这些生鲜电商将该模式落地之后,一批实现2小时内极速送达的生鲜电商将展开其他维度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