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4 年开始,麦当劳开始在美国推出定制汉堡(CYT,Create Your Taste)业务,并于 2015 年 6 月在上海、北京等地开设“我创我味来”概念门店,消费者可以在门店中自行搭配面包、肉饼、酱料等 30 多种配料组合成汉堡,客单价平均在 50 元左右。
在麦当劳的设想中,CTY 可以让涉及的采购、运营等部门在门店改造中实现数字化,而其中的新增的焦糖洋葱圈、玉米片、墨西哥青椒、牛油果酱等配料,也是麦当劳希望在平价汉堡之外,提供更高品质或者更健康产品的一种形式。
尽管 CYT 活动在消费人群中掀起过一股定制潮流,但很快,麦当劳发现“全面定制”会产生额外的问题——一方面顾客搭配出的汉堡可能会不那么好吃(比如风靡一时的牛油果配牛肉饼),另一方面,过于复杂的操作会延长顾客的整体用餐时间,而且价钱还比正常点餐高出不少。
麦当劳在广州进行的“我创我味来”宣传活动,请来体育明星苏炳添为活动站台。
从今年 4 月开始,麦当劳开始在国内逐步关停 CYT 业务,取而代之的“星厨系列”只允许顾客在五种配料中做出选择,这就在个性化的同时保持了餐品口味。
“在个性化定制方面,顾客还是喜欢对自己的餐品有一些调整,因此麦当劳 2.0 餐厅还是可以做诸如可乐减冰、汉堡减酱这样的定制操作。”张帆表示。
对于餐厅来说,过度的信息化也未必是一件好事,钛媒体记者曾在 《三万亿餐饮市场“变形记”》 中有过分析,以北京另一家餐饮品牌“人人湘”为例,2016 年主打“无人餐厅”的人人湘从收银、点单、传菜、结账均由电子屏幕和传送带完成,但不到一年之后,人人湘开始重拾“服务员”的角色,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餐厅的人性化服务。
随着麦当劳 在今年一月被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集团合资控股后 ,该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设 1500 多家餐厅,而有了 CYT 的前车之鉴,麦当劳也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敢掉以轻心。在“麦当劳未来 2.0 餐厅”发布会上,该公司宣布从 5 月 20 日起,将在全国招募七万名员工,其中大部分员工将担任“品牌大使”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