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增长后,商务部在今年3月下旬公布了跨境电商新政,随后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和国家税务总局等多个部门于4月7日和4月15日分两批公布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以下简称正面清单),这些调整被业内认为将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一定冲击。
政策带来的冲击有多大?近日易观发布的《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2季度》显示,2016年第2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为686.4亿元,环比降低4.1%。报告预计第3季度的市场规模将比第2季度有一定的增长。
对此,易观电商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跨境电商新政自4月8日起实行一个月后,除了税费方面的政策还在继续执行,其他的政策比如通关单和正面清单其实是被延缓一年执行的。所以,虽然说新政在4月份对行业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到5月新政部分暂缓以后,目前各大跨境电商基本上还是按照既有的模式进行操作。
他补充说,相关政策只是被延缓1年而并不是被取消,所以跨境电商也在为应对明年重新执行的政策做积极准备,比如有的厂商是在逐步转换模式去执行报税和直邮并重的策略,还有一些跨境电商是在更新、扩充自己的商品品类。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则对记者提到,跨境购物的商品丰富程度很高,相比同业竞争因素,主要受政策影响很大。对创业公司来说,如果进不了保税区只能做海外直邮,实际并不具备优势。
此外,竞争层面,目前来看,亚马逊在物流和供应链上都有优势,但问题在于推广较弱即流量端偏差,天猫国际和京东则在流量端有优势。所以相比较来说,跨境电商和线下操作的较量还处于胶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