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伊始,屈臣氏的改革将从哪里下刀?首当其冲的恐怕是部分高毛利低流量的本土品牌。
1、屈臣氏门店品牌结构调整
新年店铺革新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品牌结构。由高宏达亲自动议发起,在不同等级的城市中,屈臣氏门店的品牌结构会有所不同。
今年,屈臣氏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这6大城市设为一线城市,将从一线城市开始进行第一轮的品牌结构调整;第二阶段的调整则涉及重点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二线城市)。这次调整主要以屈臣氏生意权重最大的护肤品类为主,其它品类中也不排除销量靠后的品牌被下架。
这次涉及被调整的品牌范围涵盖了所有签订购销和经仓寄售合同的本土品牌,采取末尾淘汰制。据说,剩下的还在货架销售的品牌,如果分城市的月店均销量低于8000元,供应商还需要给屈臣氏额外补差。
总而言之,屈臣氏不会再一味地扶持高毛利低流量的本土品牌,而是一切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如果卖得不好(得不到消费者认可),就极有可能被下架。
2、屈臣氏门店陈列图的调整
除了从销售额上考核,在一线城市中,部分本土品牌已经确认将分城市下架。据可靠消息,包括广州、深圳、北京地区的屈臣氏门店将下架哪些本土品牌已经确认,其余城市及下架品牌待确认。
屈臣氏店铺陈列已经发生变化
由此,屈臣氏的店铺陈列图也会根据品牌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除了原有的按照店铺等级高低有不同的陈列图之外,按照城市等级的不同,一线、二线城市等都会出现不同的陈列图。
目前,一线城市下架的品牌将腾出位置给百雀羚、三生花、韩束、一叶子、韩后、花印等本土品牌和企业,而在进口品牌陆续引进后,则以进口品牌为主。实际上,在我们的实地走访中,这种变化已经初见端倪。
3、门店运营模式已经发生改变
在武汉某屈臣氏的实地走访中,我们看到,原本是面膜区的背柜货架(靠近门口),已经全部变为应季产品和洁面品、卸妆品的陈列区。根据BA给出的说法,这样的改变是为了给顾客新鲜感。
原面膜货架已放上应季商品,货架尚未更新
此外,从过年后到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在什么时间走进屈臣氏,都很少再有店员跟着推销,态度也更加礼貌和温和。高宏达的新思路正在迅速实现。
4、屈臣氏目标消费者的改变
为什么门店中会发生这些变化?
答案很简单也很唯一——从卖货为主转变为一切以消费者为核心。不管是店铺装修风格的转变,还是韩国品牌等进口化妆品牌的大量引进,甚至邀请杨洋代言会员卡,它们都在指向一个关键点——屈臣氏(至少一二线城市的门店)的目标消费者已经变成了95后的年轻顾客。
此外,屈臣氏2月新上线的官方APP“莴笋”也是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线上购物的需要。不仅在APP中运用了“团购”之类的,深受学生一族喜欢的玩法,接下来还将在实体店中有更大的动作。今年,屈臣氏或许能让一直没做起来的O2O发扬光大。
接下来,屈臣氏还会给行业带来更多惊喜。这次屈臣氏高层的换血可以说是战略调整的新起点,屈臣氏能不能赢得新零售模式下的胜利?今年年中的财报我们见分晓。